2014卷保定年鉴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方志馆 > 数字方志 > 年鉴 > 2014卷保定年鉴 > 正文

社会生活·民政

更新时间:2015-04-16 14:30:00点击次数:3566次

民政

【保定市民政局】  保定市民政局是市政府主管社会行政事务的职能部门,基本职能是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具体承担五个方面任务:一是以救灾救济、农村五保、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工作;二是以拥军优属、优待抚恤、烈士褒扬、退伍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和服务管理、军队无军籍退休职工安置等为主要内容的为军队和国防建设服务方面的工作;三是以城乡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工作;四是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福利方面的工作;五是以区划、勘界、地名管理、社团管理、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婚姻管理、殡葬管理、收养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局领导班子成员有8人;局机关设20个处室,其中行政处室16个,参公事业处室4个,下设直属事业单位11个。

 

党委书记、局长     张子冬(6月离任)

                   高淑英(女,6月任)

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高淑英(女,6月离任)

                   贾亮君(11月任)

党委委员、副局长   张  革   刘  伟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穆小燕(女)

党委委员、老龄办专职副主任  门惠泽

 

【概况】   2013年,全市民政系统牢固树立“对党负责,为民尽心,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理念,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务,努力在惠民生、保发展、促稳定中推动民政工作科学发展上水平,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显著成效。市局承担的市委、市政府4项惠民事项和11项政府责任目标全部完成,其中9项提前或超额完成,多项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多次受到省、部及市表彰。全市民政系统充分履行了改善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基本职责,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新贡献。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日趋完善】 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45号、省101号文件为重点,结合工作实际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和《保定市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进一步从操作层面上细化了国务院和省文件精神。同时,大力推进“临西模式”阳光低保试点工作,促进两个文件向具体实际业务办理转化。按照城乡低保标准与全国平均水平同步增长机制,从2013年第二季度开始,调整了市辖三区、两个开发区城乡低保标准,城镇提高到390元/月·人,人均补差不低于240元/月;农村低保提高到2300元/年·人,人均补差不低于110元/月,市辖区以外的各县(市)根据实际,参照市辖区调整方案自行制定保障标准。建立了低保认定核查机制,市本级和25个县(市、区)已获得编办发文成立机构,实际挂牌开展工作的有18个单位。出台了《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进一步理顺了全市医疗救助的办理程序和部门职责,“一站式”结算定点医疗单位260余家,有效解决了低保和五保对象住院就医难问题。通过两手抓,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即,一手抓机构建设,不断提高集中供养能力。全市22所“多院合一”型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床位10118张,达到了每县一所,集中供养能力迈入全省先进行列。经省编办批准,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被批准为副县级事业单位(河北省唯一一家副县级民政事业服务中心)。一手抓分散供养。在大力加强敬老院建设、提高集中供养率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农村五保“手拉手”助困行动,累计助困1.2万人,占全市五保总人数的44%。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扎实有效】不断健全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预案体系,积极开展救灾应急演练,加强救灾物资储备,提高救灾应急工作效率。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及时查灾、核灾、报灾、救灾,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创新发展】圆满完成了新一届省级双拥模范城(县)争创工作。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全部落实。制定出台《保定市拥军优属若干意见》,6月23日至24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工作调研组由全国双拥办副主任、民政部优抚安置局副局长杨国英带队,到保定市就双拥工作进行调研时,对市双拥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评价本市双拥工作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树立起了好榜样。进一步完善了“一站式”医疗结算服务体系。大力宣传推进退役士兵安置改革,积极构建以政府扶持退役士兵自主就业为主的安置格局,努力协调落实退役士兵自主就业地方补助和各项优惠政策,建立了以职业技能为主,学历教育为辅的退役士兵免费教育体系,积极探索建立了“订单式”培训模式,适时组织召开了全市退役士兵就业专场招聘会,为退役士兵搭建了方便快捷的就业平台。较好地保障了军休人员的“两个待遇”,创新军休人员接收安置工作方式,与38集团军、252医院等移交军休人员较多的部队联合办公、办理接受安置手续,受到移交部队与军休人员的好评,38集团军专门发函表示诚挚感谢。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度推进】社区建设保持了“全省领先,全国示范”地位。继续坚持服务功能精细化、环境设施人性化的建设理念,截至年底,全市各级财政和开发建设单位总计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共建成高标准和谐社区20个,全市累计已达41个。认真贯彻《关于加强和创新社区社会管理工作的意见》(保办发〔2013〕1号)文件,通过在社区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推行社区多元化服务,推进社区信息化服务和加快社区社会组织有序发展,引领了社区管理服务创新发展。有2个街道、5个社区被河北省民政厅命名表彰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结合新农村建设、手拉手互助幸福院和“保定市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等工作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在2012年北市区农村社区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指导其它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全市农村社区数量已由2012年的164个达到现在的312个,大力推动了基层民主组织全覆盖。全市5722个村,已有5537个村实现了基层民主组织覆盖,占总行政村数的96.7%,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制度更加规范。

【社会组织管理进一步加强】  行业协会等级评估、社会团体收费专项检查和“小金库”治理工作收到明显成效。坚持依法审批,社会组织数量稳步增长,截至年底,市属(在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社会组织达到565家,其中社会团体335家,民办非企业单位230家,坚持“业务主管部门主管,登记管理部门监管”的管理原则,严格社会组织管理,市局被授予“河北省社会组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先进单位”。

【专项社会事务管理规范提高】不断加强殡葬服务设施建设,高碑店市殡仪馆改扩建工程完成并投入使用,涞源县殡仪馆迁建工程主体完工,2013年,在南市区和顺平县建立了一座省级示范性农村骨灰堂和改造一处生态农村公益性公墓。婚姻登记合格率100%,全市22个婚姻登记处达到民政部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要求。大力推进撤乡设镇,全年完成了9个乡撤乡建镇。按照民政部要求,全面启动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清理规范了各类地名及标志,进一步提高地名标准化水平。2013年,全市完成基层建设年帮扶村773个村、农村面貌改造提升重点村447个村共1220个村的村标(牌楼式、墙体式、立碑式等)设置工作。

【社会福利事业快速发展】 福利机构建设取得新突破,建立和完善了孤儿保障制度。严格落实孤儿养育标准(集中1000元/月,分散600元/月),各县(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全部设立了儿童部,积极开展了类家庭养育、孤残儿童特殊教育等新模式,保障了1200多名孤儿的生活权益。社会福利企业达到110家,安置残疾人就业4300余人。特别是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解决了前进印刷厂、残疾人开发公司等福利企业困难职工的生活保障问题。累计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8000多人次。福利彩票销售全年预计达到8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养老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 按照“五有”(有机构、有场地、有网络、有服务、有补贴)目标积极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构建完善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模式,已完成337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社区服务热线“12349”和老年人紧急救助服务体系服务成效明显,截至年底,全市入网老年人达到26万户,加盟企业1.7万多家,登记志愿者3.6万余人,服务需求总呼入量360多万次,求救总呼入量5300多次,成功挽救了3887位老人的生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全国有139个城市到保定市考察学习。充分引导“保定市惠民社区服务中心”等一大批社会服务企业进入为老服务领域,极大地推动了为老服务向实体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养老机构,全市有公办养老机构60所,床位1.64万张;民办养老机构48所,床位7600张,新增500张,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3300余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57.7%。

                                               (杜宏祥)

社会生活·扶贫工作

 

扶贫工作

【保定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保定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和省的扶贫政策、法律法规;组织拟订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总体规划、中长期规划;拟订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规划,制定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拟订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办法,协调扶贫开发项目的规划、立项、申报和储备工作,并组织实施。拟订扶贫资金、物资的分配、使用意见,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资金、物资的使用。联络中央和省国家机关、民主党派、群众团体、部队、院校对口帮扶贫困地区工作;组织协调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工作,负责社会各界扶贫捐赠资金、物资的接收和管理。负责全市贫困状况的统计监测;组织扶贫开发重大问题和事项的调查研究、汇总分析,收集和掌握国内外扶贫开发信息;负责产业化扶贫工作。负责扶贫开发的交流与合作,规划和管理外资扶贫项目,组织协调有关扶贫开发招商、考察和培训工作。负责扶贫开发宣传报道和科技扶贫,组织实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群众科技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推广。2013年12月,依据新的“三定”方案,机关内设综合处、规划项目处、开发指导处、监督检查处、社会扶贫处、移民培训处、政策信息处7个职能处。

党组书记、主任     张  明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王海江

党组成员、副主任   段丽军

党组成员、副主任   彭拴准

【概况】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阜平县看望慰问贫困群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第一时间带领市直有关部门到阜平县蹲点调研,指导帮助阜平县摸清底数、谋划思路、研究项目、对接跑争,并于1月21日召开全市扶贫攻坚再动员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成立高规格的推进阜平县扶贫开发工作指挥部,就加快推进阜平县及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全年,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讲话精神,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的原则,确定了“1(阜平县)+3(环首都的涞水、涞源、易县)+5(顺平县、唐县、曲阳县、望都县、博野县)”的工作格局和“提标、提质、提速”的总体思路,制定了各重点县力争提前脱贫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围绕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目标,超前谋划,超强推动,开拓创新,“阜平试点”开局良好,全市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迈出坚实步伐。中办督查室、国务院扶贫办和省领导多次到本市调研、视察,省政协第三次常委会议在本市召开,与会委员视察了涞水县、易县的扶贫工作,都给予高度评价。涞水县易地搬迁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科学规划实现新突破】 按照全面小康要求,编制、调整《燕山-太行山片区扶贫开发实施规划》和《博野县扶贫开发实施规划》,落实规划到村、产业到户,构建起配套齐全、全覆盖、无缝隙的规划体系。规划大项3105个,已启动项目1597个,完成724个。

【投入资金实现减贫创新高】 共筹集、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8.69亿元,其中省以上专项资金6.7亿元,同比增长94%。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贷款项目落户阜平县和涞水县,阜平和涞水、涞源、易县的四个扶贫担保公司投入运行,撬动金融信贷资金1.1亿元。当年有27.3万扶贫对象脱贫,195个贫困村达到脱贫标准,分别达到年初目标任务的273%和130%,累计已有40.5万人、301个贫困村脱贫,14个有扶贫任务的非重点县(市、区)有12个实现脱贫目标。

【基础设施得到新改善】 大力实施饮水安全、电网升级、交通建设、通信入户、危房改造等专项攻坚,共修路(硬化)784公里,打井(配套)576眼,新改建校舍1473间,改造卫生室384个,实施危房改造2.47万户,建成搬迁小区33个,搬迁1677户、6431人。涞水、涞源、易县把灾后重建与扶贫攻坚有机结合,769个各类灾后重建项目全面完成。

【富民产业得到新发展】 坚持连片开发与到村到户相结合,核桃种植、设施菌菜、畜禽养殖等十大富民产业发展迅速。连片开发的50个产业片区,涉及680个村、9.5万户、33.5万人,覆盖了近一半的贫困地区。新发展核桃等林果21万亩,全市核桃总面积超过40万亩,达到上10年总和的3倍,新建菌菜大棚3215个,养殖场518个,新增畜禽98万只,同比增长20%以上。

【社会帮扶掀起新高潮】 通过9大集团定点扶贫、基层建设年工作队驻村帮扶、行业部门对口支持、民营企业和社会各界献爱心送温暖等多种方式,实施各种帮扶项目2万多个,筹集帮扶资金10.9亿元(含基层建设年资金),达到上年的5倍。北京军区机关、38集团军、保定军分区等驻军部队以多种形式帮扶贫困村,谱写了新时期军民合力扶贫攻坚的美好画卷。

【发展能力得到新提升】 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创新各种培训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全年共组织各类培训1636期,18.27万人次,其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5.2万人次,转移培训1.67万人,干部培训1.4万人次,同比增长23%、24%、29%。

【阳光扶贫探索新方式】 认真落实政务公开,健全完善扶贫项目资金分级公开公示长效机制。市县级在媒体、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上公开,贫困村完善扶贫项目公开栏、扶贫资金档案“一本清”,基本做到扶贫项目资金公开全覆盖,实现阳光扶贫。

【“阜平试点”取得新进展】 阜平县被列入“燕太片区试点县”,164个贫困村同时启动,成为全省第一个所有贫困村全部启动的县,干部群众思想观念明显转变,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得到激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实现大改善,解决9.42万人的安全饮水困难,完成54个村的主要街道硬化,改造危房3094户,改扩建标准化卫生室38个、农家书屋154个、互助幸福院108个、文化广场110个,“四清四化”初步完成,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双富产业”实现大提升,大枣等传统产业得到巩固提升,肉鸡、肉羊等新兴产业迅速壮大,90%以上的贫困村已经确立主导产业,发展的形式从“自发零散”向“有序规模”转变。引入工商资本取得实质性进展,英利集团、中电投光伏发电项目已经落地,葫芦峪模式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稳步推进。教育、卫生等社会保障实现大发展,13所寄宿制学校建设稳步推进,国内知名车企帮建的“梦翔汽车培训基地”建成开班,首期招生698人,8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43个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项目稳步推进;低保提标扩面,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机制创新实现大跨越。一年来,所有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全面启动的方式,市场化山场开发建设家庭农场的模式,大企业直接在贫困地区发展职业教育的做法,军地合力扶贫攻坚的举措等一系列新探索新机制都取得了成效,并进一步总结推广。

【一县一策抓出新特色】 坚持一县一策,结合实际抓推进,做到各具特色。涞水县把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加群众收入与打造环京津新的发展增长极紧密结合,全县284个行政村中已有200个建成幸福乡村,成为全市率先脱贫的典型。曲阳县全面推进山区综合开发,涉及21个村、1.7万多人的齐村乡“四万一千”工程成为全省样板。涞源县通过城镇化和工业化带动扶贫攻坚,大力实施易地搬迁,组织搬迁群众进城进企务工增收脱贫。易县依托黄山蜂产品有限公司、天顺林木等龙头企业发展富民产业,“政府+公司+金融+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为全市扶贫机制创新的成功范例。顺平县“一张蓝图抓到底”,连续多年发展林果产业,林果业已成为山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脱贫的主导产业。唐县大力发展金融扶贫,仅自立社全年贷款就达到3000多万元,位居全省前列。望都县围绕全县农业“红、白、绿”产业“一盘棋”,做大做强生态循环农业、生态养殖、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帮助群众增收。博野县自我发力,发挥现代农业、苗木花卉等特色产业优势,打造万亩绿色产业长廊,创新培训机制,开展阳光扶贫,确保实现贫困突围。

                                         (侯贵斌  张雷)

社会生活·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

【保定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是保定市人民政府主管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职能部门,业务工作受河北省卫生计生委指导,承担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完成人口计划和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任务。机关设有办公室(财务处)、人事处、政策法规处、规划统计处、宣传教育处、科学技术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处7个行政处室,下设保定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保定市计划生育宣传站2个科级事业单位。

党组书记、主任      张晓梅(女)

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付卫民(女,11月任)

副主任              李文利   孙玉秀

                    李砚学   王洁晨

纪检组长            邓聚来

【概况】2013年,全市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贯彻落实“三个不变”(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变,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制度不变,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不变)、“四个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落实到位)的总要求,确保了在改革和换届之年,人口计生工作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2012年10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人口计生考核年度),全市共出生15.16万人,出生政策符合率88.4%,人口出生率13.1‰,出生统计求实率97.6%,出生人口性别比107.1,圆满完成了省下达的各项责任目标,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

【强化组织保障】先后3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人口计生工作,解决计生经费投入、奖励政策落实、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等重点难点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签订《2013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县对乡、乡对村也逐级签订责任书,健全责任链条。市政府将计生奖励政策落实、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工作列为惠民事项,定期要账;将人口责任目标、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列入《政府工作报告落实方案》,对工作进展情况每月进行督查通报,年终总评,追效问责。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度,在干部提拔和各种评优评先工作中,各级人口计生部门严格审核把关,2013考核年度,共对22个单位和106名个人实施了“一票否决”。

【夯实基层基础】调整配强了村计生专干和育龄妇女小组长。将劳动报酬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村专干工资达到了村级正职的80%以上,小组长工资达到了每月80元以上。在城市社区,配齐了专职计生工作人员和楼院协管员,在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配备了专兼职计生工作人员,实现了服务管理全覆盖。通过对乡村计生情况进行大排队,将排在末位的乡、村纳入市、县重点管理,逐级落实党政领导分包责任制,将转化结果与分包领导年终考核直接挂钩。年初确定的25个后进乡(镇)全部实现了转化目标,312个后进村转化率为94%。为营造计生政策没有改变、计生工作没有放松的氛围,提升一线防控能力,分片区组织开展了村计生专干、育龄妇女小组长大型应知应会竞赛。全市共举办竞赛活动368场次,5394名村专干、育龄妇女小组长参赛,对评选出的100名计生专干、200名小组长进行了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

【打造惠民品牌】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落实计生奖励政策列入“民生工程”。对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父母落实了一次性救助。认真落实奖扶政策,共兑现奖扶、特扶金4989.8万元,落实率100%。积极推进普惠政策与计生政策有机衔接。2013年度,财政出资2795.9万元,对65.9万户农村参加新农合的计生家庭给予了补贴;对25.6万户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计生家庭给予了980多万元的财政补贴;相关部门为54.4万户计生家庭减免费用或补贴2285.1万元,使广大计生家庭得到了真正实惠。

【提升服务水平】市县两级加大财政投入,配齐县乡计生技术服务站医疗装备,推进免费服务“民心工程”拓展升级。2013考核年度,共为188.3万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9.1万名50岁以上计生夫妇提供免费检查服务,“民心工程”服务率93.1%,对查出的疾病全部给予治疗或转诊服务。大力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工作,市财政出资110万元用于专用设备和软件购置,使全市22个县站全部实现基础信息采集和检验结果录入信息化。为确保检查质量,全市实行了试剂统一采购制度,并严格操作流程和质量监控。全年共服务7.7万对农村计划怀孕夫妇。认真开展“流动人口药具服务年”活动,在流动人口密集地和县城设立流动人口免费药具发放点507个,安装刷二代身份证自动领取药具发放机15台,流动人口避孕药具服务可及率、获得率均达95%以上。

【推进依法行政】集中利用20天时间、分11个片区,对县乡两级计生主管领导、政法人员、执法队长和流动人口管理人员进行了大规模业务培训,参训人员达1100多人,进一步增强了基层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提高了服务群众的能力。广泛开展社会抚养费依法征收、内部管理和档案升级活动,严格落实社会抚养费立案、征收、管理、支付“四在县”要求。对群众举报的党员干部违法生育案件,及时组织调查,共查处城镇违法生育229人,并做到了征收社会抚养费、党政纪处分和落实节育措施“三到位”。认真开展信访矛盾排查,实行季通报、重点案件领导包案、限期结案制度。考核年度以来,全市共受理信访案件357件,比上年下降37.7%。市本级信访立案17件,按期结案率100%,对16名责任人落实了党政纪处分。大力实施“三公开、四评议、五监督”“诚信计生”和“阳光计生行动”,聘请行风监督员1502名,实施层级监督。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基层阳光计生行动示范乡(镇、办)创建活动”和“请农民兄弟姐妹评计生、请流动人口农民工评计生、下评上”活动,共发放调查问卷17121份,群众满意度达97%以上。

【深化综合治理】狠抓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综合治理。认真落实联席会议、相关部门信息通报、有奖举报等制度,强化部门职责,形成治理合力。对性别比持续偏高或完不成下降责任目标的县(市、区),实行诫勉约谈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积极与周边地区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共同遏制“两非”行为。省市重点治理县(市)严格落实“治理靠县、责在政府”的要求,均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主任,相关部门具有执法资格人员组成的实体治理办公室,集中办公,严打“两非”。加强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立足服务抓管理,推进流动人口免费服务全覆盖,把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及时纳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民心工程”服务和计划生育救助范围。认真做好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录入、登记建档和核查修改等工作,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工作平台建设。为方便流动人口办证,本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流动人口第一个子女生育登记管理办法》,得到国家卫生计生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田娟)

社会生活·计划生育协会

 

计划生育协会

【保定市计划生育协会】  保定市计划生育协会(以下简称计生协)是在中共保定市委领导下的群众团体。其主要职责是动员、组织广大育龄群众和热心计划生育事业的各界人士自觉参与计划生育工作。市计生协为正县级单位。财政全额拨款,设常务副会长1人,专职副会长1人。

会  长      周省时

第一副会长  石海林

常务副会长  靳旭辉(10月离任)

            付卫民(女,11月任)

专职副会长  吴兴亚

 

【概况】  2013年在全市各级计生协会围绕保定市人口计生工作总体部署,按照上级计生协的要求,以计生协基层组织建设、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生育关怀、社会服务、宣传教育活动为抓手,注重典型引导、项目带动和活动聚力,开拓思路抓创新,在出亮点创精品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计生协会的整体工作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了计生协职能优势及在人口和计生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和省计生协会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和责任目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为促进全市人口计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强基固本,加强基层协会组织建设】  基层协会组织建设是搞好计生协工作的基础。市计生协在原来5000多个基层协会的基础上,一是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坚持把计生协工作列入了全市人口计生工作责任目标,与计生行政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协会经费纳入了各级财政预算,达到了计生经费的10%以上。二是开展“建会创优”活动。向社区、非公企业和流动人口聚集地延伸计生协组织网络,全市共建社区协会324个,非公企业协会1110个,流动人口协会193个。三是在农村,以推进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为契机,结合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调整了村级计生协组织,开展农村基层协会创优升级活动,使农村基层计生协巩固优势、规范发展。到年底,全市村(居)计生协会达6026个,其中合格和优秀协会的比例稳定在95%和52%以上。

【深化服务,拓展生育关怀领域】深入开展了对计生特殊家庭(即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家庭)帮扶救助工作。2013年,争取到中国计生协计生特殊家庭帮扶探索项目1个,项目经费20万元。做好财政贴息贷款“少生快富工程”和“幸福工程”项目。加强县、乡两级“少生快富工程”“幸福工程”项目文本与村级项目档案管理和运作管理。全市“幸福工程”运作资金300.6万元,2013年新争取项目资金100万元;“少生快富工程”资金20万元,帮扶计生贫困家庭930户。努力开展好计生系列保险等公益活动。截至12月底,全市参保2.8万户,赔付金额约52万元。积极开展“三优”教育服务。

【深入宣传,营造协会工作氛围】一是积极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利用“5·29”、母亲节、“12·18”等时机,面对面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的宣传教育活动。二是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络。积极协调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体,宣传报道协会工作,扩大社会影响力。三是努力打造宣传亮点。全市各级协会利用广播、板报、展牌、文艺演出等形式,开展了大量的宣传活动。市、县(市、区)共组织1000余名志愿者,举办宣传活动30多场,组织文艺汇演节目600余个,展出各种宣传画板千余块,宣传横幅千余条,设立咨询服务台300余个,印发小折页、书籍、明白纸等宣传品100万余份,发放印有计生内容的雨伞、门帘等宣传品30万余个、开展义诊义治、生殖健康检查20万余人次,开展专家讲座、业务培训80多期培训近万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魏伟)

社会生活·残疾人工作

 

残疾人工作

【保定市残疾人联合会】 保定市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市残联)为正县级事业单位,受市委、市政府领导,业务上接受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的对口指导。下设办公室、组联部、宣文部、教就部、康复部5个部室。

党组书记、理事长     李勇

党组成员、副理事长   郑章雨   刘忠林

                     赵健华(女) 

                     李学军

【概况】 2013年,全市残疾人工作,以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目标,以实施“十项助残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了残疾人社会保障、康复服务、教育就业、文化体育、权益维护和组织建设等各项业务发展,进一步改善了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促进了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实现了残疾人事业的新发展、新进步。深入贯彻落实中残联、省残联第六次代表大会精神。市残联及时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中残联、省残联第六次代表大会的通知》,要求全市残联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切实把学习贯彻六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进一步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通过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全体党员干部的素质、形象、作风和工作水平有了明显提升。通过开展“全民创业、效能提升、城市管理6S” 行动,残疾人自主创业、脱贫致富的条件即将改善、机关效能明显提升、全体人员的环保意识明显加强。通过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机关作风有了明显好转。通过开展“为民务实在一线”行动,为残疾人服务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在“走百村(社区)、访万户(人)、送温暖、办实事”活动中,为55例贫困青少年肢残者实施了矫治手术;对25名贫困聋儿、40名贫困脑瘫儿童、50名贫困智障儿童、60名贫困孤独症儿童实施康复救助;为590名贫困残疾人配发了辅助器具;为32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了危房改造;免费对40名盲人进行了订单式的按摩技术培训,并安置了他们就业;对2448名残疾人给予了托养补贴;新安置1350名城镇残疾人就业。筹资544600元,给予218名贫困残疾大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大学生了2000~3000元的一次性资助。

【 残疾人扶贫、就业和教育工作成效明显】 全年,帮助45100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现了就业;扶持3万名贫困残疾人稳定脱贫。开展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4500 人次参加了种植养殖、电脑平面设计、服装裁剪、桃木雕刻、砚台雕刻培训。落实重度残疾人参保补贴政策,对全市所有重度残疾人参保给予了81元补贴。在望都县、博野县新建了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全市约有420余名残疾人享受到托养服务,3000余名残疾人受到了居家托养照顾。与组织、商务、新闻出版等部门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助残扶贫项目”和“农家书屋残疾人就业项目”, 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120户, 50 名残疾人得到就业安置。按照在残疾人力所能及的范畴内,社会需要什么技能,我们培训什么技能,企业需要什么技术,我们举办什么培训班的思路,年内出台了《关于加强盲人按摩培训工作的意见》,按《关于申报首批市级盲人按摩培训基地的通知》,挂牌成立了三家市级盲人按摩培训基地,一家市级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省残联理事长常丽虹和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农工委书记王惠欣共同为就业培训基地揭牌,并讲话。

【残疾人康复工作深入推进】 在“爱耳日”“助残日”和“世界精神卫生日”期间,利用电视、悬挂标语、发放残疾人优惠政策明白纸等方式,向社会宣传康复科普知识,提高人民群众残疾预防意识,唤起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理解、参与和支持。开展以残疾人监测工作为载体,以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为桥梁纽带的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了解掌握了不同类型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建立了康复需求台账,为合理解决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提供了可靠依据。全年,对190名聋儿进行了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培训聋儿家长190名。免费对全市500名贫困精神残疾患者提供基本药品补贴,对11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一次性住院医疗救助。实施“万人复视工程”,免费为200名贫困低视力者购置并发放了助视器。协助卫生部门,为3000例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为600名盲人进行了定向行走训练。对360名社区康复协调员进行了康复技能培训。

【残疾人宣传、文化、体育工作成绩突出】 根据中心工作,联系各家媒体对本市残疾人工作的重大活动和主要工作进行了及时跟踪报道。特别是组织市级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对容城县李兵创业的事迹进行多次宣传,得到市领导高度关注,市长马誉峰专门对本市残疾人工作作出了肯定批示。易通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组队代表河北省参加了全国聋人青少年足球锦标赛,获第三名,创造了河北省聋人足球队参加全国比赛的历史最好战绩。

【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活动氛围浓厚】 在助残日期间,协调市日报、晚报、电台、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和3000辆出租车播发了助残公益广告,对残疾人事业进行广泛宣传报道。成功组织了首届残疾人书画摄影工艺美术作品展,展出各类作品300余件,受到广大残疾人及观众的一致好评。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农工委书记王惠欣到展览现场,带领市残联有关人员慰问了市特教学校的全体师生,向他们赠送了价值5万元文体活动器材,并走访慰问了新市区的贫困残疾人家庭。支持河北大学手语社举办了首届大学生手语大赛,为推动手语在大学生中的普及作出了积极努力。据不完全统计,助残日期间,全市各级残联共发放各类救助救济物品折合款460余万元,为残疾人办好事2800余件次。在国际残疾人日期间,与市教育局联合组织了特教学校教师手语大赛和残疾人艺术汇演,全市22个特教学校、近千名师生参加了活动,其中获一等奖的作品在国际残疾人日这天作为节日献礼在特教中心向市残联、教育局领导做了汇报演出。

【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按照省委、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残联《关于各地残疾人联合会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的指导意见》(冀办字〔2012〕44号)要求,2月下旬,依托南市区换届试点,召开了保定市换届工作动员部署大会,安排部署了全市各级残联的换届工作,3月底前指导各县(市、区)残联全部完成了换届任务。指导全省经济实力排名前50的涿州市、高碑店市,按照省残联验收标准,扎实开展了“创建河北省残疾人工作示范县(市)活动”,除少数高、精、难项目尚在攻关达标外,其它188个方面基本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在全市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了市、县残联残疾人干部数据库,完成了全省优秀残疾人人才信息库填报工作。贯彻落实省残联与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人社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建设及落实人员待遇的通知》(冀残联字〔2012〕201号)精神,向市财政申请经费近36万元,解决了市财政直管县专职委员待遇问题。进一步深化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达标升级”活动,各县级残联严格按照中残联《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验收标准(修订)》进行对照检查,提高了达标水平和质量。开展了专职委员实名制统计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乡(镇、街道)、社区(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基本信息电子档案;通过市、县两级联手,培训残疾人专职委员12批(次)850余人。健全完善了全市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系统数据库,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实现了数据库每年更新。为全面贯彻落实中残联和省残联第六次代表大会精神,组织市残联各理事长和部分重点县残联主要负责人参加了省残联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理事长集中培训,组织各县(市、区)理事长参加了省残联在省委党校举办的集中培训,有效提高了各级残联领导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召开市残联第六次代表大会】经过认真筹备,7月25日,成功召开了市残联第六次代表大会,全市各条战线上的171名残疾人代表参加了会议,市委常委、农工委书记、统战部长王惠欣出席大会并讲话。会议审议了第五届主席团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69名市残联第六届主席团委员和30名出席省残联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召开了第六届主席团第一次全体会议,聘请了市残联第六届主席团名誉主席;选举了市残联第六届主席团主席、副主席;通过了各专门协会主席、副主席;推举了市残联第六届执行理事会理事长,提名决定了副理事长;推荐了河北省第六届主席团委员人选。

【残疾人维权】 市残联印发了《2013年度保定市残疾人维权工作安排》,对加强维权组织建设、深入开展残疾人普法宣传教育、扎实推进无障碍建设以及其他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对各县(市、区)承担的任务指标进行了明确。扎实开展了“法律援助月”活动,全市共组织法律宣传50多场,发放宣传资料、明白卡30多万份,市、县领导接待残疾人500多人,走访残疾人家庭2500多户,解决残疾人涉法涉诉问题30余件,为残疾人挽回损失100多万元。开展了残疾人机动三轮车燃油补贴统计上报和补贴发放工作,为全市817辆残疾人机动三轮车发放了燃油补贴。坚持有能力的县(市、区)重点建设,全面推进原则,在21个县级残联建立了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建站率达到100%。筹措资金27万元,按照指标集中分配、资金集中使用的原则,为80户肢体残疾人和100户其他类别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积极协调,帮助100名残疾人取得了机动车驾照。扎实做好残疾人信访工作,全年共接待残疾人上访27人次,来电36人次,来信6封,给予7人生活救助,全年未出现重大恶性和群访事件。

                                                 (杨贵堂)

 

(编辑:admin)
  • 上一篇:开发区
  •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